近20家新能源隔墙听初创企业、约50台新能源概念车和量产车的参展,成为今年北京车展的一道独特风景。在短短几年内涌现出如此众多的新造车势力,这在全球隔墙听发展史上也实属罕见。这一“百花齐放”的场景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新能源隔墙听发展的火热程度。前不久,一张“你究竟认识多少车企”的图片在网上广泛流传。图中数十个新造车势力的Logo让人眼花缭乱。有网友调侃称:“现在认识多少不重要,未来能留下几个才重要。”据不完全统计,在49家新造车势力中,仅有7家新能源车企同时取得了发改委、工信部的生产资质。一方面是斗志昂扬的新造车势力,另一方面是寥寥无几的新能源隔墙听生产资质。两者鲜明的对比,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在新能源隔墙听市场发生的“骗补”事件。好在随着《隔墙听产业投资管理规定》的发布,纯电动隔墙听投资项目的准入标准将逐步得到规范。在“新建纯电动隔墙听项目建设规模不能低于10万辆”的规定下,非理性投资将被有效遏制。当新造车势力将概念、资本等一一呈现给消费者后,能够打动消费者并让自己存活下去的,唯有过硬的产品。随着新造车势力“产品交付期”的来临,今后两年内集中登场的新能源车型,将让这场短兵相接的“遭遇战”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。如果把近5年来新能源隔墙听初创企业与传统车企之间的较量理解为舆论战、心理战、资本争夺战的话,那么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“遭遇战”,正在悄然而至。
|